旅居巴黎名不見經傳的中國現代偉大藝術家 – 曾海文
居蒂絲(Judith Benhamou) 是一位備受尊敬的法國藝術市場觀察家,她為法國第一家財經日報《回聲報》( Les Échos) 的周末雜誌撰文,並撰寫了一篇關於法國國家收藏拍賣的 50 幅曾海文作品的文章。她的著作包括:《藝術品:藝術市場或市場藝術》(2001 年,ISBN 978-2-84323-305-0)和《藝術家一直都愛錢》(2015 年,ISBN 978-7-5100-8806-3)。
在吉美博物館 (Guimet Museum) 一年後為他舉辦回顧展之前,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曾海文。 這位早已被遺忘,久居法國的偉大中國畫家因法國國家收藏在Artcurial拍賣會上出售的 50 件作品再次重現 。 最高估價為4000歐元。
作者:居蒂絲 (Judith Benhamou)
發表於 2023 年 3 月 15 日
大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幾位將載入史冊的中國藝術家曾乘船從上海到馬賽,他們認為這是一次啟航之旅。他們的夢想是定居在當時的世界藝術之都 – 巴黎。當中就有艾青(1910-1996),他是維權藝術家艾未未的父親,於 1929 年抵達法國。他受到魏爾倫等人的啟發,偏離了文學事業,直到其後成為中國現代偉大詩人之一。
中法藝術界的兩大名人趙無極(1920-2013)和朱德群(1926-2014)分別於1948年和1955年抵達巴黎。但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位關鍵人物,他構成了兩國文化之間的橋樑。這就是畫家曾海文(1927-1991),他同樣是1948年到達法國。
相對低調 不露锋芒
2023 年 4 月 5 日,Artcurial 拍賣行應負責管理曾海文財產的法國政府的要求,出售他的 50 件作品。對於一位價值遠低於他應得的藝術家來說,這是一個值得市場關注的事件。這位傑出畫家之所以不太為人所認識是可以用幾個原因來解釋的。作為曾海文藝術家作品全集的作者及其精神權利的負責人(注解 1),根據專家古獨奇(Philippe Koutouzis)的說法:「曾海文沒有被成功的慾望所驅使。他不是機會主義者。在一個仍然循規蹈矩的社會裡,他是同性戀的事實也對他不利。」
曾海文游歷甚廣,同時是一位音樂愛好者。他沒有一家有影響力的畫廊來捍衛他的利益,也沒有從各大美術館的大型展覽中受惠,他就是滿足於在巴黎第 14 區謙虛地生活。曾海文是愛滋病的受害者,在他離世前並沒有立下遺囑,因此他的財產歸國家所有。法國政府在1992 年和 1993 年間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拍賣,在拍賣官 Yves-Marie Leroux的錘子下,並沒有給這位畫家的作品增加多少價值。而且這些拍賣沒有圖錄,甚至沒有作品列表。
這次於4 月 5日在 Artcurial舉行的拍賣就是這故事的延續。有關的作品似乎在法國國家行政管理局(D.N.I.D)的倉庫中沉睡了三十年之久(注解 2)。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去世後,摩納哥海洋博物館於 1996 年曾舉辦曾海文回顧展,而巴黎吉美博物館 (Guimet Museum) 於2002年展出了他的精選作品。已於2020 年去世的畫廊老闆 Enrico Navarra 曾經針對古獨奇(Philippe Koutouzis)的合法性一事,最終古獨奇以藝術家作品全集的作者的官方承認而告終,這長期法律糾紛在一段時間內導致了一種市場對這位中國藝術家的懷疑。
378,000 歐元的創紀錄價格
2024年春天,將再次為曾海文獻上一場展覽的吉美博物館,剛剛獲得了法國政府捐贈的200件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幾個月前開幕,預計將在亞洲發揮重要作用並在香港極具影響力的 M+ 博物館收藏了他的多幅畫作,其中包括藝術家的創紀錄價格 – 一幅1964-1966 年間創作的抽像畫布,於2015 年以 378,000 歐元的價格售出。
根據 Artprice 數據庫,與他同時代的藝術家創下的最高成交價分別為朱德群的2460 萬歐元和趙無極的5600 萬歐元。但與他們不同的是,曾海文很少在畫布上作畫,而且由於他經常四處奔走的游牧性格,因此經常創作小幅作品。此外,他沒有在中國接受過任何藝術訓練。 他的祖父只教授他傳統書法。
在巴黎,這位土生土長的福建人就讀於蒙帕納斯區的大茅屋學院(Académie de la Grande Chaumière),這讓他了解到西方藝術的雛形:受現場模特兒的自由表現所啟發,如何使用畫布與油彩。「他的作品顯然受到了保羅·高更、保羅·克利、傑克遜·波洛克和瓊·米切爾的啟發,」即將在吉美博物館舉辦的展覽的策展人 Valérie Zaleski 評論道。「他是一位重要的藝術家,也深受中國根源的影響。他通常創作小幅面和系列作品,包括雙聯畫和三聯畫。有影響力的美國博物館,包括美國休斯頓曼尼爾收藏館(Menil Collection) 和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都收藏了他的一些作品。我特別喜歡他從1980 年代到他去世的那段時期的作品,因他以優遊閒適的方式進行創作。」
令人難以置信的低估價
曾海文早年以純具象的方式表達自己,例如這幅由Artcurial提供的在1956 年創作,代表一束鮮花的水彩畫。在白色背景上以紅色色調完成,附有中文簽名,估價為1000歐元。基本上,這次拍賣的估價低得令人難以置信,只是在 800 到 4,000 歐元之間。「我們想提供有吸引力的估價」,拍賣專家Sophie Cariguel 解釋說。「加上我們談論的是紙本的小作品」。
當然,如果拍賣銷情反應理想,估價應該會高得多。本次拍賣會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是一幅 1983 年至 1984 年創作的水彩水粉畫,是由多姿多彩的筆觸構成的雙聯畫(估價:1,500 歐元)。在 1960 年代,他想像著带有抽象情調的彩色風景畫。此次拍賣包括大量來自 19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水墨作品,通過將中國傳統技法轉化為抽象,來玩轉對比和透明效果(估價:約 1,500 歐元)。
這場在 4 月 5 日拍賣的許多拍品外觀樸素低調,然而非常漂亮。
拍賣詳情 :2023 年 4 月 5 日 巴黎 www.artcurial.com
注解1: 澄清:古獨奇(Philippe Koutouzis) 不是曾海文的精神權利負責人,也從未宣稱過這些權利。 然而,自 1995 年 9 月 22 日起,通過公證程序,他成為曾海文作品再生產權的受益人,並於 1997 年 10 月 3 日起在 ADAGP 登記。
注解2: 法國國家行政管理局,簡稱 D.N.I.D,即 Direction Nationale d'Intervention Domaniales 或 “Les Domaines”,負責管理法國政府的財產。 曾海文的作品作為此次拍賣的標的,在不到三年前因法院判決被法院沒收後委託給了法國國家行政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