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曾海文舞曲
接連閃出的圖像有如水墨瞬間在畫紙上爆發。數道強光照射在白紙之上,然後48幅畫作以統一大小、定格的方式,反覆地在兩秒鐘內順序或倒序地一閃而逝。當視覺適應後,大腦對影像產生了記憶及認知。
《曾海文舞曲》中水墨的動態,將水墨道向的隨機性轉換成現實,對生命本身的率性作出回響。這創作喻意令曾氏從矯揉造作的精湛技藝中釋放出來。他將其作品當作原材料,投入當中的創作過程,並於當中尋找到與其道家藝術理念一脈相承的當代呼應。
同時,《曾海文舞曲》亦以同一方式展示了他七十年代作品的特質。在部份畫作中,大部份空間留白,只有少量線條劃過;而在其它雙連畫作品中,所有空間幾乎盡是水墨,只呈現少數留白的亮點。
《曾海文舞曲》是由曾海文和譚閩生共同創作的藝術家電影。